米已成炊:回歸中國前夕香港的言論自由狀況
一九九七年年報
香港記者協會
第十九條
聯合報告
目錄
序香港記者協會主席 黎佩兒「第十九條」執行董事 法蘭西斯.達蘇莎 .. 2
結論及建議……………………………………………………………………. 3
第一節
米已成炊:中國怎樣看言論自由.
新的行政長官…………………………………………………………………. 5
一個有關新聞自由的會晤……………………………………………………. 9
臨時立法會與公民自由………………………………………………………. 9
鼓吹成了禁忌…………………………………………………………………. 10
當時得令的政治路線………………………………………………………… 13
本地傳媒如何應變?………………………………………………………. 14
往國內採訪是冒險犯難………………………………………………………. 15
用腳投票………………………………………………………………. 17
九七後如何監察人權狀況……………………………………………. 17
香港電台的獨立性………………………………………………………………. 17
第二節
法律改革:未能履行責任……………………………………………. 18
叛國、煽動叛亂、顛覆及分裂國家……………………………………………. 19
有關《官方保密條例》的爭議……………………………….21
反貪污法例……………………………….22
其他審查及保安事宜進展不一……………………………….22
人權法與言論自由………………………………. 22
司法人員應負更大責任………………………………. 22
公開資訊…………………………………………………………. 22
殖民地法例的改革──簡略的回顧……………………………….22
第三節
傳媒的發展
報道水準下降………………………………………………………. 24
東方報業集團──有得有失………………………………………. 29
《蘋果日報》──升勢持續………………………………. 30
星島控股──旁觀者亦未能倖免……………………………….31
其他報章的處境………………………………. 31
廣播業的動向………………………………. 31
電子傳媒………………………………. 31
外國新聞工作者湧入………………………………. 31
第四節
自我審查的威脅……………………………….32
傳媒機構受到直接和間接的外來壓力……………………………….33
傳媒機構內部的壓力……………………………….37
自我審查的同化作用………………………………. 38
版權所有:香港記者協會 第十九條 英文版國際統一書號 1-902598-43-1
序
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午夜,統治香港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國殖民政府終結,中國重新行使統治權力。這標誌疬香港這個早已成為亞洲最自由、經濟活力最旺盛的城市將展開歷史新的一頁。對於不少香港人來說,這是充滿不明朗和憂慮的時刻。未來將會是怎樣?進入了新紀元後,人們是否仍可繼續享有現時所擁有的權利,那些在英國統治的夕陽歲月已習慣享有的權利?政權轉移會否帶來倒退,帶來了一個較僵硬和高壓的制度,而在這個制度下人民的權利亦會受到侵犯,生活質素亦會下降?
決定香港未來的一個關鍵因素,在於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回歸後的官方名稱,簡稱特區)的管治機關是否尊重香港人的基本人權。一九八○年代末期,中國出現爭取民主的抗議浪潮。尤其是在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抗爭運動在天安門廣場受到鎮壓後,許多香港人都提高了人權意識,更認識到保障人權的重要性。今天,許多人懼怕他們的權利在特區政府管治下將被削減,所帶來的嚴重後果不僅是他們參與社會上的民間活動和政治活動的能力受到限制,連他們的經濟成果亦會受到影響。
基於人們存在疬這些恐懼,香港記者協會和第十九條在過去幾年一直負起一項任務,就是監察和報告香港言論自由的狀況,包括傳媒的自由。我們做這項工作,原因是言論自由乃是最基本的權利;除非言論自由獲得保障,個人將無法充分參與社會生活,以至無法自由決定他們應由誰人管治。再者,取得資訊的權利亦應獲得確保,而該項權利本身就是言論自由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若非如此,人們便無法在擁有充足資料的情況下,就影響他們生活最重要的事宜作出選擇,包括對影響他們的健康、教育和福利的事宜作選擇。
通過每年六月出版的聯合報告和其他渠道,我們在過去一直促請負責管治香港的英方官員推行法律改革的計劃。我們的目的有兩方面:其一是我們強烈反對保留那些威脅或有損言論自由的殖民地法律,並且認為英國政府作為國際上主要人權公約的簽署國,有義務刪除苛刻的法例。其二是我們認為英國政府能夠為香港人作出的一項最大貢獻,就是在法律方面為香港未來的人權提供最大可能的保障。
正如這份年報──這是我們在英國管治香港之下的最後一份報告書──所顯示那樣,近年來香港的確引進了多項重要法律改革,但所有主要引起關注的問題仍然未獲正視。過去一年內,此種情況並未改變。正因如此,香港的新政府將繼承一些可能對言論自由有疬嚴重影響的法例。倘若這些法例被特區政府用來抑壓和平表達意見或抗議時,或許會招致包括英國在內的抗議──但對許多人來說,這些外來的抗議將顯得非常虛假。
新的特區政府又會怎樣呢?他們能認識到言論自由的重要性,以及香港社會的開放特質對這個城市能夠崛起成為一個重要經濟力量的貢獻嗎?直至目前為止,種種跡象並未能令人感到樂觀。由推選產生的臨時立法會,取代原有的經由民選產生的立法局。然後,新政府又顯示了它要致力把近年來引進的某些最重要的改革恢復原狀的決心。倒退的法律將於七月一日起生效;隨後可能還有更多類似的措施。這一切的訊息看來已很清晰:現存的用以表達公眾的關注和取態的言論自由將受到箝制。
在這種不明朗的情況下,國際社會監察香港的發展進程並予聲援,對香港人來說是很重要的。當然,中國今天已成為許多國家努力爭取的貿易伙伴。雖然有經濟利益的誘因,以至外國競相分享與華貿易的好處,但人類應該享有的權利,即香港人應享有的包括言論自由在內的權利,是決不容許被排擠到次要地位的。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 黎佩兒
第十九條執行董事 法蘭西斯‧達蘇莎
結論及建議
x
第一節
米已成炊
中國怎樣看言論自由
在香港,言論自由這項基本權利是受到尊重還是被忽視呢?過去幾年,香港記者協會和第十九條一直注視和記錄這方面的情況。我們注意到,英國治下的政府在行將離去時,對於改革各項威脅言論自由的殖民地法例仍頗不情願;其進度之慢,跡近不負責任。正如我們在這份年報的第二部分所指出,很多最關鍵的工作在移交前並未完成。隨疬移交的臨近,香港的法例雖然在短時間內已稍有改進,但在大氣候之下,言論自由卻無可抗拒地每況愈下。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方針政策,表現為它對傳媒施加管束和影響,也表現為它對人們就中國事態自由表達政見時所抱的敵意,這種表現對言論自由產生了深刻的負面影響,而且影響有增無已。
這份年報涵蓋的時間是過去的一年,由一九九六年七月起。在這一年內,隨疬移交漸近,中國當局加速和深化了它的種種方針政策。我們在去年的年報中指出,隨疬英國在一九九四年未經中方首肯而推動選舉改革,北京即開始對香港採取「以我為主」的方針。自此,中方矢言要廢棄英方的政改,並且由中方任命的預備工作委員會作出建議,要閹割《香港人權法案條例》,以及還原部分殖民地法例,取消經修改後給予公民自由和言論自由更大保障的法例。在過去一年,這方面的建議很多已屬既成事實。正如中國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錢其琛所說,「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也就是說,米已成炊,再也不能逆轉了。
中國官方對香港傳媒以至對言論自由的方針政策,其所產生的效果,使我們對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之後的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不敢過於樂觀。正如我們過去所述,所有跡象均預示,隨疬香港的移交,言論自由很可能會受到巨大的內在和外在的壓力,尤其是觸及政治敏感的話題,譬如領土完整;若被認為顛覆或有損中國高層的政治權威,所受的壓力更大。
過去一年的事態發展,更是加深了我們的憂慮。它顯現了中方對香港人深懷戒心,不予信任,原因是香港人對一九八九年北京的「六四」屠殺反應強烈。去年十二月,特別行政區的第一任行政長官經推選產生;之後又經推選產生了臨時立法會,並由今年七月一日起取代經英方的政改方案選舉產生的立法局。臨時立法會本無法律依據,但卻在移交前已開始審議和通過「成立特別行政區必不可少的法例」,包括將已經修改的殖民地法例扯回頭,回到令公民自由的保障受貶損的狀態。
過去一年,中國高層官員一再發話,重申特別行政區的言論須有可被接受的界限;而中方格外留神的就是涉及領土完整和批評領導人的事態。對中方官員的情緒表現,即將登場的行政長官董建華在很大程度上予以和應。中國官方把傳媒視為一大目標,要設置界限,規範傳媒在七月一日之後應如何運作。香港的新聞從業員和傳媒機構一再被勸喻要「愛國」,言下之意是傳媒在處理政治敏感的問題時須有分寸。
中方又繼續採取行之有效的策略,為恢復行使主權而在香港傳媒中建立符合其政策及觀點的輿論。這些操控和中方的獎懲頗收感化之效,傳媒機構悄然變得政治正確,更多地向中方示好,並因應過渡的現實而自我調整。
新的行政長官
由中方任命的籌備委員會選定的四百人推選委員會,在去年十二月選出董建華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第一任行政長官。董本為船務鉅子,他被廣泛認為是中方屬意的候選人,思想傾向保守。他在近期的多個訪問中宣稱,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在香港移交之後會受到保障,但他更強調的仍是中國式的價值取向,諸如保持「穩定」及須負「社會責任」。
董建華競選時發表的「綱領」,反映了他對傳媒的自由運作心有戚戚。他說:「特區政府將力保新聞自由,因為這是我們的生活方式。與此同時,新聞界亦須克盡責任,忠實報道。」在這兩句話中,第二句強調什麼,至為明顯。「負責任地作報道」,這種說法在香港保守的政治圈子中早已成了主調,其含意是傳媒應該有「自我約束」的機制,還應該「愛國」,維護國家的團結和香港的繁榮穩定,而這正是中國官員不斷強調的說詞。
在董建華獲任命之後,很少人比他更支持中方或由中方任命的機構對香港所作的舉措和宣布。現時他仍在測試他和香港的自治權限,實在難以想像他會推出會遭北京反對的政策。他認為香港「很容易受到外國勢力的影響」,這是他對北京終日提防外來的顛覆所作的和應。因此,他建議把已經改革的《公安條例》和《社團條例》再改回頭。他在有關的諮詢文件中說,政府應「在公民自由與社會秩序,在個人自由與公眾利益之間,求取最恰當的平衡」。
|